搜索
 找回密码
 注册

扫码登录更安全

手机验证码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章丘直聘五周年
楼主: 赭山人士

[闲谈阔论专题] (2)二斤大红芒原种是谁引来的?从哪里引来的?

  [复制链接]
阅读字号:
发表于 2020-10-18 05:55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您和赭山居士的大作都拜读过,谢谢您,让我了解到更多的历史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8 06:28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赭山居士 发表于 2020-10-17 22:29
解放初有砚池乡,但办公地点在廉坡村贾姓地主家里。

昨天晚上有点感冒,睡得早了,刚看到。我第一次读的《章丘文史拾遗》,你给我的那本,就是你介绍小乡在廉坡贾家,后来成了廉坡小学,是一个女同志的经历,是你村姓王的。她的亲身经历。砚池划又成了柳沟乡,这个衔接时间应该在56.57间。有空我再找一下莫林。你再看一下你资料里。咱写具体它,让网友们看明白。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8 06:3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神仙 发表于 2020-10-18 01:42
种业集团北院墙边上的稻田是俺家的

你好:平台让我找到了当年李世阁大哥的地邻。缘份呀。冒昧的问一下,你是哪一个村?过去地邻也是邻居。
发表于 2020-10-18 07:1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赭山人士 发表于 2020-10-17 12:11
听老人们说,我们山阳庄张家大院很会经营管理,除了湛汪以外其他地方也有庄子地,由于工作之便,我曾多次去过他家的庄子地,垛庄岳滋,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岳滋的地,名符其实,“岳滋”二字,起得真是恰如其份。旱涝保收。旧社会通迅,交通都不方便。张家老东家怎么知道在深山中有这么一个好地方的呢?我肃然起敬。在岳滋安排庄子地,太有远见了!

岳滋好地方!呵呵呵呵
发表于 2020-10-18 07:3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香稻大红芒,让我想到了茶叶中的大红袍和花椒中的大红袍。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8 09:12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赭山居士 发表于 2020-10-17 22:29
解放初有砚池乡,但办公地点在廉坡村贾姓地主家里。

刚才我与砚池贾书记的二儿子了电话,后来砚池叫东升社,包括湛汪,砚池,廉坡,塘子。社长是贾茂元,社里负责同志还有湛汪的孟繁荣,廉坡刘庆平,塘子黄际文,马玉志,魏希孔等人。这个时间段属柳沟乡。我发得这份库存物资登记表是1957年3月31日赭山社的。麻烦你有时间查一下,柳沟乡和赭山社的具体成立时间。。
发表于 2020-10-18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明水大红芒香稻不是这样产生的,应该是先有的小红芒,这个品种的香稻产量很低,但香味特浓;为了既能保住明水香稻”香”的特点,又能提高香稻的产量,当时的章丘县科委把这一课题列为一个攻关项目,选择了与明水公社浅井大队技术队合作研发培育,由当时浅井大队技术队长李家禄同志为骨干,去云南选择优质稻源,用保温瓶采集基因媒介,最后成功地在章丘培育出了产量高的香稻品种——大红芒,从而淘汰了小红芒。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8 09:31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潇洒网友 发表于 2020-10-18 09:16
  好像明水大红芒香稻不是这样产生的,应该是先有的小红芒,这个品种的香稻产量很低,但香味特浓;为了既能保住明水香稻”香”的特点,又能提高香稻的产量,当时的章丘县科委把这一课题列为一个攻关项目,选择了与明水公社浅井大队技术队合作研发培育,由当时浅井大队技术队长李家禄同志为骨干,去云南选择优质稻源,用保温瓶采集基因媒介,最后成功地在章丘培育出了产量高的香稻品种——大红芒,从而淘汰了小红芒。

你好:你的手机号?我和你沟通一下
发表于 2020-10-18 09:46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潇洒网友 发表于 2020-10-18 09:16
  好像明水大红芒香稻不是这样产生的,应该是先有的小红芒,这个品种的香稻产量很低,但香味特浓;为了既能保住明水香稻”香”的特点,又能提高香稻的产量,当时的章丘县科委把这一课题列为一个攻关项目,选择了与明水公社浅井大队技术队合作研发培育,由当时浅井大队技术队长李家禄同志为骨干,去云南选择优质稻源,用保温瓶采集基因媒介,最后成功地在章丘培育出了产量高的香稻品种——大红芒,从而淘汰了小红芒。

据说
大红芒产量低,亩产约200斤。
小红芒产量高,亩产约600斤。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8 09:4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潇洒网友 发表于 2020-10-18 09:16
  好像明水大红芒香稻不是这样产生的,应该是先有的小红芒,这个品种的香稻产量很低,但香味特浓;为了既能保住明水香稻”香”的特点,又能提高香稻的产量,当时的章丘县科委把这一课题列为一个攻关项目,选择了与明水公社浅井大队技术队合作研发培育,由当时浅井大队技术队长李家禄同志为骨干,去云南选择优质稻源,用保温瓶采集基因媒介,最后成功地在章丘培育出了产量高的香稻品种——大红芒,从而淘汰了小红芒。

你好:不,小红芒是用:大红芒与螃蟹谷正交,反交后。又经过几道程序后,育成功的。加我微信,我们再聊。有些行内的程序。不能叫外国人知道。今后我就讲道日本经济特工,盗窃我们香稻品种的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客服 服务时间:9:00-17:00

我的网址|帮助中心|免责声明|隐私政策|用户协议|举报投诉|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电子执照|论坛微信|删帖申请|章丘人论坛 ( 豫ICP备17038206号-2 ) 劰载中...|网站地图
劰载中...|网站地图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我们一直在努力 zq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