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 灯光下。山本如热锅上的蚂蚁,焦急地来回踱步。桌上放着的饭也没吃。 电话铃声,山本过去接电话:“喂,龟田君,情况怎么样?” 龟田在电话里报告着:“报告少佐,八路攻了几次,统统地失败了,现在八路已经退走了,石河镇安然无恙,请少佐放心。” 山本如释重负地换上兴奋的脸:“哟西,皇军战斗力大大的,八路决不是咱们的对手。打了胜仗,你在那里代我犒军,祝大日本皇军再打胜仗。”放下电话,脸上露出笑容:“哟西,哟西”。 张守业全副武装地进来:“报告少佐,我们回来了。” 山本走近张守业一步:“张的,三官镇的情况怎么样?” 张守业报告说:“我们走到浮河大桥,就遭到八路的阻击,我们急忙隐蔽下来和八路对峙,八路的火力很猛,有四挺机枪控制着大桥,使我们无法通过。从我们和八路对峙五个小时三官镇没有动静来分析,三官镇的皇协军兄弟是凶多吉少了,可能已经全军覆没。我们在再进攻没有意义的情况下,为了减少伤亡,就主动撤了回来。” 山本称赞道:“张的,你处理的恰当,情况不明,我们不能盲目进攻。你回去休息。明天龟田中队长回来,咱们再商量下步行动方案。” 张守业回答:“是”。转身出去。 山本满脸高兴地端起桌上的饭吃起来。 旺李村一个破旧的院落里,一地枯黄的杂草,李显功和李志强站在半坍塌的屋子前,默默地看着露天的破屋。 李显功问李志强:“你对这里还有印象吗?” 李志强点点头,又摇摇头,回想着小时候的模糊记忆。 李显功扫视一圈院落心情悲凉地说:“这就是你的家。十五年了,坍成这样了。走,再去看看我的家。” 两人走在街上,走到残破的门前,打量着残破的大门。 两人用力推开被泥土堵住的大门进去,站在院子里,打量着院子里的一切。 荒芜的院子里杂草丛生,屋子的一根屋梁塌了下来,一面墙壁坍塌。李显功向屋前走了两步,双膝跪下,连磕三个头,悲痛地叨念着:“娘,我回来了,你的儿子显功回来了。娘,我在外边,你是咋死的,啥时候死的,儿都不知道啊。娘,是儿不孝,没能给你养老送终啊。唔唔唔”伏在地上哭泣起来 李志强也眼含着泪上前扶起李显功哭泣地说道:“六叔起来吧,你也是不得已这样,奶奶会原谅咱们的。” 一个老太太进来,站在门口疑惑地说:“你们是干啥的,进了人家的门。” 李显功擦去眼泪回头看了看,然后跑过去拉住老人的手叫道:“四奶奶,是我,我是显功啊。” 四奶奶打量着李显功:“显功?噢,壮子,你是壮子。壮子,你可回来了。” 李显功也激动地:“是我,四奶奶,我回来了,我二哥显忠也回来了。这是我二哥的儿子志强。”对志强说:“志强,这是你四老奶奶。” 四奶奶又专注地看着志强:“志强,显忠的孩子,志强。想起来了,小时候我还经常抱他呢。”又对李显功诉说着:“那年你们走了,志强他娘带着他也走了。官兵们抓不到你们,却把你娘抓住了,把你娘打了一顿,你娘被他们打的受了内伤,吐血不止,几天就死了,这个家就成了这样了。”说着掀起衣角擦擦眼泪。“光顾说话了,走,孩子们到我家里去。”一手拉李显功,一手拉李志强走出门去。 四奶奶家里,李显功、李志强两人坐在小桌边,四奶奶用小筛子端来红枣放在小桌上:“来,孩子,吃枣。” 李显功拉住四奶奶的胳膊说:“四奶奶,你也坐会吧,别再忙了。” 四奶奶坐在李志强身边:“志强,你爹你娘都挺好不?” 李志强拉起四奶奶的手:“我爹我娘都挺好的。老奶奶,我回去和我爹我娘说,让他们来看你老人家。” 四奶奶伸出四个手指头:“我有四个孙子媳妇,最和你娘结缘,达她一过门我就喜欢她,人长的俊,手也巧,对老人也孝敬,还勤快。唉,有十五年没见了。” “显功,显功。”七八个三四十岁的汉子在李庆奎和三猛子的带领下进门来。 李显功急忙起身迎向众人。李显功数着认着:“庆奎叔,猛子哥,哟,庆瑞叔,庆山叔,显成、显生、志高,都过来了,快坐,快坐。”拉众人席地坐下。 众人或座位或地下的坐下来。李显功又坐回去。 四奶奶打趣着说:“你这帮小子耳朵还挺长的,显功刚回来你们就听说了,让俺娘俩话都没说两句。你们说吧,我给显功他们做饭去。”起身颤微微的走开。 李庆奎对众人:“我说显功当官了吧,你们不信,看这腰带,看这手枪。你没见戏里,武官就是腰带,文官是玉带。” 李显功哈哈笑道:“庆奎叔又给我吹上了。我说了,我们八路军不叫官,官兵是一样的。” 李庆奎又问道:“那天你就和我说八路军八路军的,八路军是咋回事,你给咱们详细说说。” 李显功扫一眼都渴望知情的众人说道:“这八路军就是前些年南方闹起来的红军。我还是从头给你们说吧。当年咱这里闹红枪会你们可是知道的。红军和红枪会一样,也是打地主恶霸,救穷人的。可他们比红枪会干的还厉害,还彻底。咱红枪会只是分了地主财主们的财产,自己组织起来保护自己,而红军却是真正起来革命,革地主老财、官府,甚至整个旧社会制度的命,他革命的目的,是让天下所有的穷人都有饭吃,有衣穿,有地种,再也不受任何人的剥削和压迫,人人过平等的生活。咱这里红枪会失败那年,我跟显忠哥先到鲁西北,又到了河北,最后被逼的去了湖南。听说那里的农民发动了暴动,我们也赶去参加,一直追到井冈山,才参加了红军。红军经过六七年的发展,到了三十多万人,和红军差不多的赤卫队儿童团,还有拥护红军的乡亲,那更是数不胜数,红旗插遍了东南的好几个省,那种形势太带劲了。”端起水喝了一口放下。 众人听得入了神,眼光望着李显功。 李显功换上沉闷的语气:“后来,咱红军里出现了错误领导,国民党政府对红军又恨之入骨,派重兵围剿红军,红军惨遭重大损失,最后历尽千难万险,从南方转移到了陕西宁夏一带站住了脚根,又赶上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进攻华北,在中华民族危亡面前,咱红军深明民族大义,接受了国民政府的改编,改编成八路军开赴前线抗日,我们这支部队就开来了山东,我们这个团又开到鲁中地区来,开辟鲁中抗日根据地,带领不愿做亡国奴的乡亲们抗日救亡。你们猜,我们这个团是谁带领的?”用眼光扫视着在座的人。 众人都不言语,都用期待的目光看着李显功。 李显功见大家这么关注,才用兴奋的语气:“就是我二哥李显忠啊。二哥就是我们团的团长。” 李庆山惊奇又兴奋地喊着:“哇,显忠当团长了。” 李显功激情满怀地继续说:“今天你们见不到我二哥,我给你们看我二哥的儿子,李志强。志强。” 李志强站起来。 众人都把目光集中到志强身上:“志强?”“哟,志强这么大了。”“个子比他爹还高,是个好小伙子。” 李显功又对李志强介绍道:“志强,这都是咱们李家的兄弟爷们,刚才我叫叔的你叫爷爷,我叫哥哥的你叫叔,只有志高和你同辈,是你哥哥。” 李志强腼腆地点点头。 李庆奎又问:“显功,那天我听他们喊你大队长,你是啥大队长啊?” 李志强向大家说明:“六叔是我们八路军绣江县县大队的大队长。” 李显功随即展开了宣传:“各位兄弟爷们,咱们县的抗日队伍拉起来了,人家燕岭镇的东岭村四十户人家,有二十多人出来参加了八路军县大队,咱这里还是闹义和团红枪会的老窝,可在打鬼子反侵略救中国这事上,咱是大大的落后了。兄弟爷们中有骨气的,愿意跟我干的,就参加八路军去,不愿去的就在家里老婆孩子热炕头,可是不知道小鬼子让你们平安地热乎不。” 李庆奎半开玩笑地说:“我还以为你是回来看俺们的,可你三句话不离本行,感情是招兵买马来了。咱村的后生们如果听了你的这些话,一准的参加。显功,我们给你动员动员,咱村出三十个兵没问题。” 李显功也将李庆奎的军,说道:“那你们这些人就站在一边袖手旁观了?咱八路军干的可是大事业,参加的人员是越多越好,当然也会有牺牲,只要咱们不怕死,坚决革命到底,就能实现咱们为之奋斗的好日子。不知道兄弟爷们有没有这个劲头。” 李庆山把袖子一捋:“咱就豁上再来一次红枪会造反,砍下头来不过碗大的疤,与其窝窝囊囊地活,还不如轰轰烈烈地死。” 其他人也都摩拳擦掌起来。 李显功看着这热烈的场面,满心欢喜满面春风地说:“我就知道咱李家爷们都是好样的。我回去向李县长汇报你们的情况,我就来招呼你们出去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