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找回密码
 注册

扫码登录更安全

手机验证码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章丘直聘五周年
查看: 1423|回复: 0

从“舛互”说起

[复制链接]
阅读字号:
 楼主| 发表于 2024-7-20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年上小学时,某语文老师评批学生作文一事,至今还有印象。某学生在文中写到:全村人到睡了,就是王奶奶还没睡,还戴着老花镜,在煤油灯下给小孙孙缝补衣服。结果是,被老师在班上狠狠地纠正了一番:全村人都睡了,当然也包括王奶奶,王奶奶竟然还在缝衣服,这与常理不符,这是病句,自相矛盾!当时那学生回道:咱村上的人不都这么说么?老师道:都这么说也不对,这叫前言不搭后语!是我对还是你对?当时学生无语,并且这事在村里还被讨论了好一阵子,当然,谁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后来自己当了老师,学语法,研修辞,方知这是一种辞格。特别是读了柳宗元的五言绝句《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更有了较清淅的理解:先全部否定,后肯定一个目的是对后者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然村人只按习惯说,道理上却说不出来,并且当年的农村老师有不少和魏敏芝差不多,所以,出现那种情况,也就可想而知道了。这便是当年的农村教育,电影《一个都不能少》还是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农村教育的一种普遍现象……看到今天教育的振兴,倍感欣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客服 服务时间:9:00-17:00

我的网址|帮助中心|免责声明|隐私政策|用户协议|举报投诉|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电子执照|论坛微信|删帖申请|章丘人论坛 ( 豫ICP备17038206号-2 ) 劰载中...|网站地图
劰载中...|网站地图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我们一直在努力 zq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