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媒体曝出成都某中学“毒试卷”事件。该试卷竟然选用了为日寇歌功诵德的毒文章。此文公然美化侵华的日寇、丑化八路军,颠倒黑白,毒害学生。大家都对这文章和作者进行了严厉谴责。然而,这文章后面的几个提问,尤其是第10、11个提问,才是最恶毒、最阴险的! 第10题,文中的“宝贝儿子从来不干预军事,只为到这里看老父亲一眼”,如此遭遇,令你心生惋惜吗?请围绕角色命运,谈谈你的看法。 第11题,“杜鹃啼血”形容极度悲伤,悲剧的始作俑者是谁?尝试分析不同人群的结局,并阐明作者的创作意图。 这两提问可谓是处心积虑,把罪恶直接栽赃给八路军,引导学生仇恨八路军。扭曲学生的爱国情怀,毒害年轻一代,妄图打断中华民族的脊梁。 手段何其歹毒,用心何其险恶! 这么别有用心的诱导提问,绝对是心理战的高手,不是日本鬼就是间谍!!李佳前也得甘拜下风,不接受反驳。 回溯这事件,大家会发现,这事恐怕不是孤立的,而是有序递进的。 首先,李某写出美化日寇的毒文 (相当于制造出毒药)。 然后,选题人把文章特意选入考卷 (把毒药堆到学生面前)。 最后,出题人写出恶毒的提问让学生仇恨八路军(把毒药灌进了学生嘴里)。 显然,毒试卷不是意外事件,而是逐步升级的、反国家反民族的犯罪行为。尤其是第10、11题的出题者,不是日本鬼就是间谍,必须重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