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找回密码
 注册

扫码登录更安全

手机验证码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章丘直聘五周年
查看: 30583|回复: 50

[闲谈阔论专题] 女郎山的记忆

[复制链接]
阅读字号:
 楼主| 发表于 2024-1-1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是地地道道的章丘城人,1970年9月出生在西南隅南大街路西,当时租住在一户李姓人家里。这年,父亲从潍坊调回章丘老家教书了,母亲怀着孕回来半年后生的我。因为东北隅北大街奶奶家二十多口人实在是挤不开了,才租的人家房子。我们在西南隅搬家三次,最后在南寺巷我五岁的时候搬到了西北隅北大街路西,爷爷花了三百块钱典了三间草屋让我们住。在我十二岁时也是因为这个家两头是一个人家的,我们夹在中间都得走合伙巷,一点也不方便。更是因为房子太小了,已经住不开渐渐长大的姊妹四个了。终于学校出面找了大队才在旧城墙上批了五间屋的地基。父母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在他们年近五十岁时才有了自己的安身之地。章丘城四个隅我们就住了三个,所以对老家的感情和记忆也格外亲切。

  小时候,我们除了在旧城墙和护城河、黄家湾、后园玩以外就是喜欢去女郎山了。它就在北门外一里地,老百姓都叫它“城北山”。女郎山其实并不高,海拔刚刚一百零二米,可是名气却不小。据说章丘名字来历就是因为齐国大将匡章葬于此山而得名,丘字也是突出的高地,所以叫章丘了。1991年西山头发掘的战国时期的大墓就是齐国名将匡章的坟了。因为出土了一些兵器可能就是他用过的武器了。以前最早的章丘城就在山北两公里的回村,古称“阳丘国”。过去好多人也以阳丘人自居。史书记载公元596年迁至女郎山南建城才始称章丘县。这就是先有阳丘城,后有章丘县。传说汉朝平陵候章亥的女儿在绣江河淹死后葬于城北山上才称之为“女郎山”的。女郎山其实很秀气,都说从北京往南来它是第一座山,所以明朝才子李开先称它为“南来首此山”。这也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对女郎山最早的记忆是五六岁时跟着母亲去山上种饲料地。所谓饲料地就是只在春天种一季子庄稼,要么种芝麻,要么种谷子,这些都是耐旱的靠天吃饭的农作物。虽然是梯田,可也浇不上水。这二分地东边就是当年农业学大寨兴修水利时建的两级大坝了。从南边护城河西城角引过来的水存人工挖掘的大方塘里。方塘南北长九十米,东西宽四十米,深十几米。再把水抽到大坝水渠里灌溉梯田用。在我记事的时候方塘也只有一池子水而没见过抽水机了。方塘南边还经常有些妇女在那洗衣服。那年有个老太太一不小心滑方塘里淹死了,据说水面上还漂着一层油呢,就是那老太太的,反正我是信了。也许这是大人吓唬孩子的,怕掉下去上不来了。

 大坝,那时候是用人工堆砌的梯形土堆,记得1978年我还刚上一年级时公社民兵在这实弹演习打过靶呢。大坝最高处往北有个人扛着大红旗在那防护,怕有人从大坝那边上来被误伤了。民兵连也是按照各村编制轮流过来打靶的。距离也就一百来米,西侧就是东南隅苹果园上山的那条土路了。为了安全起见,我们来看打靶的人都被集中在这条路西边了,绝对不允许我们这些孩子过来捡子弹壳。他们一排十来个人穿着民兵服装趴在地上用步枪瞄准靶心射击。民兵连长自然是他们的最高领导,对瞄准、射击姿势不规范的都过去踢一脚已示教导,每次射击完后都要去人查看命中环数。那一声声清脆的枪声也成为童年我们对女郎山记忆的一部分。

 去女郎山逮蝈蝈还是在四年级暑假。大夏天最热的一个晌午头我和小伙伴冒着酷暑去了后山,老远就听到蝈蝈清脆的叫声了。我们几个分头行动,朝着各自的目标悄悄地摸过去了。蝈蝈听觉也特别灵敏,听到有动静就不叫了。所以得耐心等它再叫的时候轻抬腿慢落步的到了酸枣棵跟前,仔细辨别蝈蝈的方位。当你看它时,也许它正在目不转睛的盯着你呢,于是它出溜一下不见了。因为它们有保护色所以想逮住它很不容易,没有耐心是白搭的。好不容易发现它在酸枣树根那里了,却很难伸进手去抓它。当然它肯定不会轻易让你抓住的,稍微一跳又看不见了。这个大热天你会晒的满脸是汗,被酸枣刺扎破手了也不一定能抓住三五只蝈蝈。有时候还一不小心会弄断它的一条大腿,自己都感到很惋惜了。回家后还得用高粱秸削成细席篾编个笼子把它放里面养着才行。

  1983年初一刚开学不久,学校在东山头盖分校,因为没钱,校长动员全体师生每人三百块红砖的任务从东关南那边的砖瓦窑运这里来。还是个别家长有本事能用汽车或者拖拉机帮班里把砖运山下,我们再推上去。十三四岁的我们哪里下过这么大力,晚上我推着自家独轮车回来就一屁股坐屋门里头起不来了,昏昏沉沉睡了一天多才好了,这也成为我最难忘的事。

  据说很久以前女郎山有头金牛,每天早晨起来围着山转三圈,叫三声,山就会长一尺高。有个南方风水先生在山上放牛,可是每天早晨到了山顶,明明是九十九头牛却变成了一百头牛。他很奇怪,于是就在自己的这些牛角上栓上了一根红稠条。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发现了那头角上没有红绸子的金牛了。于是,他过去就把那对牛角抓住了,想降服金牛。金牛哪里肯受制于人?它低下头一使劲,一只牛角被南方风水先生掰断了,金牛就钻地跑了……金牛的传说也和我听的曹范镇卢张村、济南金牛山的故事如出一辙,也成为儿时最爱听的故事之一。

  女郎山的山洞就在主峰下面,是一个半圆形两米多高用青砖劵成的深十几米的洞。里面左右两侧的几尊石佛也底朝天了。洞的尽头两边都有不规则的石洞延伸出去很远,老人们传说朝东的石洞一直通东海,西侧的石洞到西海。可是却没听说过谁曾经探洞到尽头的,这也成为我们童年的不解之谜之一。山洞门口的两座山门也只剩下两米多高的土堆了。大约1983年夏天我们上初二的时候女郎山据说来了“大仙姑”、“二仙姑”,人们晚上都在西城角跪拜求“仙姑”赐药。竟然有的人铺下的四方白纸上有一点“仙药”回家吃了后多年的陈病居然好了。于是一传十十传百,晚上来求“仙药”的人络绎不绝了。后来派出所出面才把人们驱散了。不过后来又有人在这山洞门口俩人对面跪着,用三双筷子撑起了“筷子神”。每人三根呈“匚”字状对接成长方形,聚精会神的捏着两侧筷子角的地方,还念念有词,就会看到三双筷子会自动张开,合上……她们无非就是想保佑家人快点好病。那次爬山我就遇见俩妇女在洞口撑筷子了,一问竟然是我同学的三妗子。

  女郎山的电视差转台有两个,最早的那个比较细小。记得是八十年代末期建的,那天来观看落成剪彩的人不少。我们胡同里小爷爷还代表供销社发了言呢。后来这个大铁塔大约是九几年安装的,这两部铁塔也是高耸入云了,老远就看到了,也成了女郎山的标志了。

  我们从小也是吃着女郎山的酸枣长大的,每年到了秋天,酸枣还没发红的时候就迫不及待的开始摘着吃了,快到红了也摘光了。女郎山还盛产地道药材——郎山远志,这是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里记载的最好的远志就在我们章丘女郎山上,所以也以郎山远志命名了。远志的药性微温,药味辛、苦,归心经、肾经、脾经和肺经。具有消肿、祛痰、镇静催眠、调节情绪的功效。我认识它时已是到了1998年夏天了。

  我们家祖坟以前在西山头下,1998年因修高速路取土而被迫迁坟于环山路北十二属相石羊往上的地里了。母亲于2013年阴历八月初八晚上八点去世,就安葬在这里了。每年清明节,中元节,下元节,祭日我们都得来祭拜母亲。2018年四关四隅拆迁,我们的住宅也夷为平地建了别墅待售,成了再也回不去的老家。现在也只有故乡的女郎山还依旧在,因为它是我们的根……

 楼主| 发表于 2024-1-1 14:3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伙伴们还记得去过女郎山吗?
 楼主| 发表于 2024-1-1 15:0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伙伴们可曾记得小时候女郎山的那些事吗?
发表于 2024-1-1 15:16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根在女郎山。
 楼主| 发表于 2024-1-1 15:1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祖祖辈辈的根都在女郎山呢。新年快乐
发表于 2024-1-1 15:21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知秋美篇 发表于 2024-01-01 15:17
是的,祖祖辈辈的根都在女郎山呢。新年快乐

新年快乐!
发表于 2024-1-1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58年县政府搬到明水后 才改名叫绣惠吧?  以前一直叫章丘城 叫了1500年
 楼主| 发表于 2024-1-1 15:25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知名不具 发表于 2024-01-01 15:23
58年县政府搬到明水后 才改名叫绣惠吧?  以前一直叫章丘城 叫了1500年

是的,章丘城也是历史悠久了。
 楼主| 发表于 2024-1-1 15:42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4-1-1 16:11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客服 服务时间:9:00-17:00

我的网址|帮助中心|免责声明|隐私政策|用户协议|举报投诉|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电子执照|论坛微信|删帖申请|章丘人论坛 ( 豫ICP备17038206号-2 ) 劰载中...|网站地图
劰载中...|网站地图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我们一直在努力 zq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