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找回密码
 注册

扫码登录更安全

手机验证码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章丘直聘五周年
查看: 8183|回复: 13

[闲谈阔论专题] 宋鸿兵:中国如何确保粮食安全?转基因作物是福是祸?

[复制链接]
阅读字号:
发表于 2022-5-12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 | 宋鸿兵
粮食问题需要从历史的长期视角来探讨。实际上中国人真正吃饱肚子是从80年代中后期才开始的,我们5000年文明史中,99%的时间都没有解决如何吃饱饭的问题。
为什么中国以前解决不了粮食问题?有人说是机制问题,所以改革开放包产到户解决了粮食问题。但这忽略了一个事实,中国5000年来一直是包产到户,为什么直到80年代才解决了问题?
中国历史上粮食亩产量从来没有超过100公斤,直到1936年才打破这一瓶颈。你也许觉得亩产100公斤太低,但在传统农业领域,中国粮食亩产量始终大幅领先于欧洲,即使到今天,中国的小麦亩产量也比美国高40%。
人的年粮食消费量低于250公斤就会进入饥饿状态,长期低于这个标准意味着身体机能会逐渐弱化,很容易得病致死。照此计算,中国农业要2.5亩土地才能够供养一个人。
中国传统农业通过精耕细作把亩产量做到了极限,始终保持着世界纪录。但是即便如此亩产量也仅有100多公斤。
单位面积产量的最大瓶颈是肥料。比如中世纪的法国平均家庭拥有土地200亩,同时期的中国宋朝是50亩。但法国的粮食亩产量只有中国的20%至25%。
法国农业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发现土地肥力来源的重要规律。所以土地肥力下降后只能采取轮作制,也就是所谓的二圃制三圃制。每块地耕种后平均要休耕三年,布列塔尼地区甚至要休耕十年。
法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相当消耗肥力。土壤中的氮磷钾等物质是固定的,遵从物质守恒原理,不能从凭空变出来。一块土地种了一年小麦,把土地中所有肥料吸收殆尽,第二年这块土地再种小麦无论如何也长不出来,只能种黑麦、燕麦、大麦或蔬菜等对土地肥力消耗较小的作物。到了第三年完全休耕,让土地休养生息。
不管是转基因作物还是杂交水稻,优质的种子无非是以更高效率把土地中的肥料抓取得更彻底而已。中国亩产量比法国高,还不用休耕的原因是部分解决了肥料来源问题。
中国人发现了豆类植物可以固氮补充土地肥力。在收割完春小麦之后再播种豆类或苜蓿,因为豆类根部有根瘤菌,可以从空气中抓住氮气,生成氮肥储藏在根部。
但即使如此中国的农业生产率也很容易就遇到瓶颈,接着就会爆发危机。历史规律体现得非常明显,所谓康乾盛世、贞观之治,在这种盛世之后往往会出现乱世。因为开国初年地广人稀,人均土地多,老百姓吃饱饭就会带来人口大幅增加,人均土地减少不得不严重压榨土地肥力,甚至种两三季粮食,中间还要套种其他作物,土地肥力被榨光了,结果就是盛世之后必有灾年。
所以中国300年的王朝兴衰史归根结底是土地肥力的兴衰周期。严重透支土地肥力的结果就是亩产量在盛世人口上升之后必然下降。如果再赶上三、四个灾年,就会产生大规模饥荒。控制不好就会爆发农民起义,战争使人口减少,强迫土地休耕,但代价是成千上万人的死亡。改朝换代后开启新一轮循环,周而复始。
所以肥料问题是解决农业产量的关键。新中国1949年建国后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当时中国的肥料产量太低,一年仅有6000多吨,分到18亿亩农田上只能是聊胜于无。
从历史的观点来看,中国当年选择优先发展重工业是正确的。因为刚刚进入和平年代,人口出生率会自然上升。解放初期有5.4亿人口,预计到1974年前后,人均耕地面积将下降到两亩以下。如果用传统的耕作方式,绝对不足以养活全国人口,届时中国必然将爆发粮食危机。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只能通过工业化,即农业机械、水利灌溉、农药和化肥,其中化肥尤其重要。但生产化肥必须要有合成氨这种一切肥料的基础原材料,这就要搞石油化工,要有石油,还要有化学工业技术。虽然60年代我们建立了初级的化工体系,但生产合成氨需要能承受极大腐蚀性和压力的双层特种钢,还需要复杂的联合石油化工体系。而中国不久前还是农业国,连一些最简单的技术瓶颈都无法突破,做到这些谈何容易。
所以中国被倒逼着只先发展重工业,然后才能搞轻工业。因为装备制造必须要有金属,有了装备制造业才能生产轻工业所需要的一切。否则整个循环就走不通。
有人可能会说我们可以搞来料加工,原材料来自海外,产品也卖到国外。但是60年代全世界还没有开始产业分工式的全球化,发达国家生产外包的趋势要等到80年代之后才会出现。
更重要的是中国即便有了钱,全世界的粮食生产也不足以养活中国人。所以中国只能靠自己解决粮食问题,必须发展工业化,而且要优先发展重化工业。
中国60年代因为石油产量不足和工艺问题,用不上石油化肥,只有通过煤来制造合成氨。不仅成本高,而且质量差。但即便在这么差的条件下,也搞出了1700多万吨化肥,保证了中国在70年代人均耕地下降到不足两亩的情况下,没有出现全国大饥荒。
但石油农业是把双刃剑,虽然获得了高产量,但潜在的问题很严重,其中最严重的就是土地会板结化,生产效率会越来越低。中国人均化肥使用量在很早以前就是世界第一了,再继续下去,农业产量很快将到达顶峰然后回落。怎么解决呢?
如果转基因或者杂交水稻能够明显提高化肥的吸收效率,这还可以说是有进步意义。但我们不应该过度关注它的绝对产量,因为这基本是靠增加化肥用量堆出来的,没有太大价值。我们需要寻找其他解决之道。
中国2016年开始试点土地休耕制度,力争2020年达到5000万亩,这是一个意义重大的进步。因为我们已经意识到了石油农业总有一天会走到尽头,如果石油化肥使土地板结达到一定程度,粮食生长不出来了,而中国人口已经高达14亿,全世界的粮市场根本都满足不了我们的需求,届时就会出现严重的饥荒,甚至导致战争内乱。
我们要在石油农业走到尽头之前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严重透支土地了。现在全世界粮价很低,中国此时开始土地休耕制度恰逢其时。俄罗斯能给中国提供几千万公顷土地用于耕种也是好事,我们不能再严重摧毁自己的土地肥力了。
至于转基因作物问题,短期内应该重点考虑安全性,可以研究但不应推广。转基因代表着未来科技发展的方向,应该在实验室中进行彻底的研究。国家拨款持续研究50年、100年,也可以在封闭环境中进行小规模试种。但只要还有选择余地,就不要推广,在没有被逼到山穷水尽的程度之前,就应该选择保守,做彻底的安全性测试。
如果有一天石油农业真的走到尽头了,粮食产量开始大幅滑落,中国人要挨饿了,那个时候我们已经积淀了50年甚至上百年的数据,把问题基本搞清了。在饿死的巨大现实威胁和微小的不确定性之间做抉择,那只能选择转基因作物,没有任何人能阻挡这个趋势。不过是在此之前,还是应该选择保守。
总结一下,要养活中国这么多人口,中国当年只有选择优先发展重化工业、走石油农业一条路。但这是把双刃剑,最大的问题是会使土地板结化,生产效率越来越低。所以我们应当探索新的解决办法,不能继续透支土地。转基因虽然代表了发展方向,但在山穷水尽之前,应当选择保守,做彻底的安全性测算。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发表于 2022-5-12 12:14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管是不是真的,感觉分析的挺有道理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2-5-12 12:14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2-5-12 18:0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2-5-12 18:1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22-5-12 18:31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宋鸿兵的(货币战争),成功预测人民币成为债务货币!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2-5-12 18:40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22-5-15 21:16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2-5-15 21:3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转基因是美帝等仇华国家实施的不见血的亡华战争
发表于 2022-5-15 21:50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宋鸿兵的文章不大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客服 服务时间:9:00-17:00

我的网址|帮助中心|免责声明|隐私政策|用户协议|举报投诉|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电子执照|论坛微信|删帖申请|章丘人论坛 ( 豫ICP备17038206号-2 ) 劰载中...|网站地图
劰载中...|网站地图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我们一直在努力 zq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