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找回密码
 注册

扫码登录更安全

手机验证码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章丘直聘五周年
查看: 70685|回复: 166

[章丘往事] 再也回不去的老家

  [复制链接]
阅读字号:
发表于 2021-4-30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说起我们的老家,那可是用父母一生的心血盖的!他们历尽了千辛万苦,就像燕子衔泥一样,一点一点垒起来的!

     我们家人口多,父母结婚后一直就没有自己的房子住。父亲1970年从潍坊调回老家后带着我们也是在外租房住。终于到了1974年,爷爷在北大街路西花三百块钱典了一处房子,算是有了安身之处。可是随着我们姊妹四个的慢慢长大,三间房子六口人根本就住不开了。好不容易在1982年,学校出面,大队算是照顾,在残缺的城墙上批了一块宅基地。两家一起抓阄,我们家抓的是东边这户。这更让父母悲喜交加,喜的是终于有了自己的立锥之地了。悲的是只有五间主房地基在城墙上,其余的和黄家湾一样深!你想,让一个文弱书生的父亲和多病的母亲咋办?

  还是得感谢组织,感谢学校领导韩保巽校长。他知道情况后说,我们可以发动全校师生义务劳动帮你垫地基!于是,学校垃圾也往这坑里倒,也常有师生来义务劳动帮着推土。真是人多力量大,北门东边城门垛子的土基本都搬我们家里了。地基渐渐垫平了,父母又开始从城门垛下扒石头。身小力薄的父亲和母亲没白没黑的把石头从坑里掀上来,遇到很大的石头就等过路的熟人给搭把手。一冬天扒出来的石头在胡同里排了长长的一段,得好几十方。盖屋的石头算是不愁了。

         那时农村开刚始兴脱石灰坯。就是用农村烧完了的炉灰筛出来,和反应完了的石灰粉子按照一定比例加水掺合在一起,像和(huo)水泥灰一样,一点点搓匀了,装在模具里用铁锹拍平,然后把模具提出来,再做下一个。有时候一天能脱一百多块。第二天还有的灰坯被没反应好的石灰拱坏了返工的。石灰那时候能从大集买了,有拖拉机拉来卖了。炉灰是免费的,母亲经常用独轮车推着七岁的妹妹到处挨家挨户收。有时候满满一车炉灰母亲打着攀带得起三次才能抬起来推走了。一冬天下来收来的炉灰和小山一样。父母开春后脱完的灰坯一摞一摞的排了好几十米远,这样就能少买点砖了。

  地基垫平了,灰坯、石头也有了,父母开始张罗着找建筑队了。那时刚有建筑队不久,本来农村盖房子都是左邻右舍和亲戚朋友来帮忙的。可是我们家没法搭人家的人情,也没人没钱的,所以干脆找建筑队了,省心省力的,就是多花几个钱。父亲开始到处借钱,他那每个月几十块钱的工资是让人害怕的,所以也不敢多借,经常二十、三十的借钱,说好几个月还账。

  父亲请了假来家盖屋。建筑队开始划线刨地槽,用的打夯机打夯。刚开始干,大队来人了,说我们家后墙靠后了,得重新退回来。于是后墙地槽又填平打夯折腾一遍。盖屋半年前,在莱芜钢铁厂的亲戚就说可以给做角铁的梁架子,把图纸要去了。快开工时父亲不放心,让四叔去看看,结果亲戚还没动静呢,赶紧又去济南百货大楼找了我小叔。小叔心灵手巧的,啥也会干,赶紧去市场买来角铁,找了几个业余的电焊工,和经理打声招呼,在院子里干起来。三架大梁,他们几个人用了一天多时间,终于在盖屋平口的时候干完了!好歹老天有眼,连续下了三天三夜的毛毛细雨,要不为这停工了得给人家支付工钱的。父亲接到小叔打到学校的电话后,立即去找北关大队于书记,请人家帮忙派车去济南拉货,还不错,大队里收取运费一百块钱派了车,父亲押车去的。小叔在大楼正好看到有历城区唐王镇的大解放车来送货。他考虑到父亲找车很难,那时确实汽车很少很少的。小叔和人家商量,能不能帮个忙把三架大梁顺路运到郭店?家里开车也好接过去?人家真不错,答应了。走到半路,小叔又说好话,说我们家多么困难,能不能给直接送家里?那俩司机师傅真是大好人,知道农村盖房子不容易,发了善心,给送来家了。父亲半路倒是看到一汽辆车拉着三架大梁擦肩而过,也没往上面想,扑了个空。母亲在家看到小叔把大梁运回来激动的都哭了!对那俩雪中送炭的司机师傅千恩万谢。赶紧买来酒菜,让他们酒足饭饱走的,结果也忘了问人家姓名,一直没能去感谢人家,这成为我们家多年的遗憾!这件事一直藏在我们家人心里,默默祝福两位好人一生平安!


      我们家盖的房子,非常的规矩。父母说一辈子才盖这么一回,拉账也得盖好它。那时别人家还都是木头大梁,木头檩条,草屋的多,时间久了屋脊会下垂的。我们家是水泥檩条,角铁大梁,灰坯瓦房。门口也算是条交通要道吧,来来往往的人都来看这新屋,谁都说好。远处近处的人还来拿这房子当了样板。房子盖好了还缺门窗、玻璃。小叔从他连襟那里要来些报废的落叶松的电线杆子,自己用三轮摩托车从济南给拉来的。可是那些木头是经过防腐处理的,外表腐朽,里面都是好木料。玻璃是学校安装完了的下脚料一点点拼起来的。搬家也没钱,啥也没能添置了。

  房子盖完了第二年春天,公社开始罚款了,说所有在城墙盖的房子没有经过审批,每家罚款三百五十块钱!本来就一贫如洗,一屁股外债,这下更是雪上加霜了。据说那时候是南山子盖冷库缺钱了,公社用了这么一招。那时候也不知道父母是咋渡过难关的。

  盖完了五间房子,沉了二年吧,院子里地基也折好了,借的两千多块也快还完了,简易院墙的石头也够用的了,父母再盖院墙和大门。由于地基软,刨的地槽很深,下面全部用石灰灌起来的,家里地势高,墙矮了也不好看,石灰坯的院墙从外面看得三米半高,倒是挺般配的。即使这样,大门过道全是水泥浇灌起来的。后来因为地基软,有些下沉,折的有缝隙。我们家大门是牌坊式绿色水刷石的。顶上牌匾是请北关张尊典老先生写的“锦绣前程”四个金色大字。寓意我们家将会兴旺发达。直到1987年又把东屋盖起来,那年我考取了铁路司机学校。1995年房子有的地方漏雨,又翻盖了屋顶。那年还盖了一间小西屋放些破烂,还整改了厕所和影壁墙。总之这些年,父母总是几年一步计划,逐步完善起来的这个家。

      从我小学四年级家里盖房子开始,父亲每天放了学就是从湾里往家门口推土,我和二姐一边一个往坡道上拉车子,垫在大门前。然后从湾里往上垒上土墙,一直干了好几年。父亲的身体因为盖屋劳动也越来越好了。从以前的弱不禁风到后来的健康长寿都是那些年锻炼的结果。平时有个头疼感冒的啥药不吃,去湾里推几车土,出出汗就好了。

  随着我们姊妹四个的长大,逐渐的都成家立业,有了孩子。父母还是一直待在老家,偶尔也去济南妹妹家住几天。老家院子里还种了点菜,我们每周都带着孩子回家看望父母。回去时割点韭菜,摘个黄瓜,柿子来吃,父母也是高兴知足的很。

  母亲于2013阴历八月初八去世了,享年75周岁。父亲从2016年开始跟我们一起生活,老家也在2018年开始拆迁建古城了。

         那天是7月1日,我们带着父亲回去看老家最后一眼,心里那个难受!父亲站在废墟上强忍着泪水没流出来,可是嘴里却喃喃的说“拆吧,拆吧……”我的泪水却夺眶而出,泣不成声。老家,是父母几十年的心血盖起来的,每一砖一瓦都凝聚着他们的血汗,说拆就拆了……

  妹妹捧起来一块石灰坯,含着眼泪,把它放进车里,上山安放在母亲的坟头,告诉母亲,老家没了,再也回不去了……
     谨以此篇,献给那些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愿您一生平安!

 楼主| 发表于 2021-4-30 23:01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谨以此篇,献给那些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愿您一生平安!
发表于 2021-4-30 23:14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不易,感动
发表于 2021-4-30 23:18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1-4-30 23:1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都是拆二代,拆穷了
发表于 2021-4-30 23:3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平房好
发表于 2021-5-1 00:12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嫩小叔真会忽悠
发表于 2021-5-1 00:18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知秋美篇 发表于 2021-04-30 23:01
谨以此篇,献给那些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愿您一生平安!

是不是宋老师家里啊??
发表于 2021-5-1 00:4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感同身受!!
发表于 2021-5-1 01:25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客服 服务时间:9:00-17:00

我的网址|帮助中心|免责声明|隐私政策|用户协议|举报投诉|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电子执照|论坛微信|删帖申请|章丘人论坛 ( 豫ICP备17038206号-2 ) 劰载中...|网站地图
劰载中...|网站地图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我们一直在努力 zq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