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打油诗赞:独木清秋、啰嗦哥、低调小哥、老兵、灵芝茶、邈赞、俊宝、三星人... 独木清秋一声吼,吓得公交车颤抖。维持论坛新秩序,该出手时就出手! 啰嗦哥有好几手,“下酒小菜很爽口”,说话最能入人心,出口成章才八斗! 低调小哥调不低,关心民生和经济,为了家乡大发展,操心劳神出大力。 难忘一群老兵叔,抗美援越打敌机,伤亡挂彩家常饭,弹片还在头骨里。 人老志高心不老,仍为社会献余热,关心民间疾苦声,弘扬正气主旋律。 献君一杯灵芝茶,爽心悦目清火气:放眼天下看焦点,胸怀祖国有底气。 邈赞说来不简单,百人卷他不回言,任凭众人用尿滋,他却问“饭熟了蛮?” 提起俊宝小妹妹,人小却有大志气:一心要把龙山郡,建成国际大都市。 还有一个三星人,貌似新华社记者,报道章丘新面貌,照片拍的真美丽! 五品大官“拆掀运”,一顿一瓶“真茅台”,主动自首送上门,也算是个爽快邻(len)。
章丘人论坛大家庭,汇集好汉与英雄,为了章丘谋发展,七嘴八舌热腾腾。 还有许多大英雄,俺木才难一一点名,感谢大家的好文章,让俺是:又受教育又感动。 俺木才不能写诗歌,写下歪诗算“打油”,要问啥叫打油诗,请看唐朝诗人张打油:
二、唐朝诗人张打油和他的“打油诗” 唐朝中期,有一位姓张名打油的人,他就爱作这样的诗,在以诗赋取仕的唐朝,他的诗的确是“别树一帜”,引人“注目”。 如他的《咏雪》诗就很有名:“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不过张打油之所以闯出招牌,以至这类诗用他的名字命名为“打油诗”,还有一段轶事:有一年冬天,一位大官去寺庙烧香,刚进大殿,便看见粉刷雪白的照壁上面写了一首诗: “六出九天雪飘飘,恰似玉女下琼瑶,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锹的使锹(qiao)。” 大官大怒,立即命令手下人员,查清作诗的人,准备重重治罪。有位师爷报告道:“大人不用查了,作这类诗的不会是别人,一定是张打油。”大官立即下令把张打油抓来了。 张打油听了这位大官的呵斥,上前一揖(yi),不紧不慢地说道:“大人,我张打油的确爱诌几句诗,但本事再不济,也不会写出这类诗来嘛。不信,小的情愿面试。” 大官一听,口气不小,决定考一考张打油。正好当时安禄山的叛军围困南阳城,于是便以此为题,要张打油作诗。张打油也不谦让,脱口吟道:“百万贼兵困南阳”,那位大官一听,说:“好气魄,起句便不平常!”张打油微微一笑,再吟:“也无援救也无粮,”这位大官摸了摸胡子说:“马马虎虎,再念。” 张打油一气呵成念道: “百万贼兵困南阳,也无救援也无粮,有朝一日城破了(liao),哭爹的哭爹,哭娘的哭娘!” 大家听了,哄堂大笑,连这位大官也惹笑了,终于饶了张打油。 张打油从此远近闻名,“打油诗”的名称也名扬天下,名垂青史。
三、感言: 感恩章丘人论坛总坛主、各分坛坛主、编辑老师们、审核员老师们! 感恩特殊组组长独木清秋、副组长、各位组员老师! 感恩老兵叔叔、啰嗦哥、低调的小哥、灵芝茶和各位坛友老师们! 敬祝您们:全家吉祥幸福!平安健康!一帆风顺!万事如意! 不才觉迟合十拜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