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九天洞位于沂源县城西北18公里处的土门镇,因洞内有九个大的洞厅,景观可与神话中的天宫相妣美,故得名。九天洞为单一廊道流入型洞穴,全长518米,洞内次生化学沉积物十分丰富,尤以池塘沉积及各类石花等其后期的大面积非重力水沉积名震天下。 洞内石花面积占到了所有化学沉积类型的60%以上,被中科院地质研究所陈诗才教授称之为“中国最大的石花洞穴”。各种石花以石珊瑚为基座,有针尖状、球粒状、葡萄状、树丛状、蘑菇状、菌块状、晶块状等,千姿百态、应有尽有。其中大部分仍在生长中,质地纯净、组合精巧、高贵细腻,在五颜六色的彩灯照耀下,仿佛一座正值盛期的天宫花园,美轮美奂。 九天洞地处火成岩与沉积接触带沟谷,洞腔周围是奥陶灰岩,形成约在4亿年前;洞腔长518米,高5-18米,游程往返约1.2 公里;洞体结构十分稳定,洞内化学堆积类型十分丰富,其中大面积的球状和针状结晶体、月奶石、石花、石莲被誉为“九天四绝”,是中国最大的石花洞群,并称之为“天下第一石花洞”。 九天洞于1993年正式向游人开放,并先后进行了3次开发建设。现在的规模有18个洞厅,长1200余米,游程3000余米,主要景点300多处。九天洞地处火成岩与沉积接触带沟谷,洞腔围岩是奥陶灰岩,年龄约4亿年。洞中石花分布规模大、品种多,有四大面积绝景和八大奇石。大面积的针、球状结晶体,大面积的冰凌石花、卷曲石、石冰凌、石盘、石莲、石灵芝、石鹅管、竹节石、边石坝等十几种化学沉积类型稀有景观,旅游洞穴研究专家、中国科学院教授陈诗才鉴定为中国最大的石花洞群。1999年开放的第三期工程,经北京师范大学卢云亭教授5人小组评定为中国溶洞精品景观博物馆。由于九天洞所处地理位置优越,科研、旅游、观赏价值越高,现已成为溶洞旅游的重点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