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是金,大音希声 ——读《静水流深》有感 (发完新人报道再发此贴,还请各位大虾们尽请拍砖!){:soso_e183:} 大海的深处是平静的; 花朵的一生是无声的; 巍峨的山峦是缄默的…… 这便是我读《静水流深》最初的感受。 大自然中许多蔚为壮观的生命往往以沉默示人,而人的生命是否亦当如此? 我想起那些有渡河经验的人,涉水之前,总会习惯地随手抓起一块石头投入水中,以测量水深。水花溅的越高,水声越是响,河水也就越浅。那溅不起多大水花,听不见多大水声的河水,必定深不可测。 沉默是金。 有这么两个人去应考厨师。甲一出言便说的天花乱坠,从传统的中国菜到洋派的西式糕点,从每道莱的用料着色到火候调味,似乎无一不能,无一不精。乙则静候一旁,一语不发。待问及他时,他只说:“如果可能,给我三十分钟时间,我做一桌菜出来看看便是。” 不用说,“讷于言”的乙被录取了。 机智和美妙的语言.有时只不过是一种瞬时的智慧和淋漓的表达,但智慧和表达本身并不证明结果,朴实的行动才是开在成功路上的鲜花。 认识一个人,不要光听他怎么说,更应当看他怎么去做,因为有的语言言不由衷。就像认识一棵树,不需急着去看春天里开的花,可以等到秋天时去看树上的果实,果实是花的语言,也是树的注释。 芸芸众生。那个与你仅有一面之交便一览无余的人,你会觉得他索然无味,因为他说得太多。而那个一直不事不吭只以沉默示人的人,你可能不仅对他印象深刻,而且对他有了探询的欲望——因为那不语带给女人以典雅矜持,也因为那不语带给男人以深邃练达。我忽然明白,生活中有些东西藏在心里便是一种真实、一种深刻,说出来,反而淡了。 大音希声,大雪无痕。 无声无痕的生命,以如此寂寞而恬淡的方式在这个世界上灿烂而过,“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也许只有真正的缄默者才能实践“不见,无声”的无言生命。 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一叶一菩提。拾起地上一片斑驳的落叶,指尖顺着它的纹理往下滑,叶柄的颜色渐渐退去,叶尖处,已是枯黄,淡淡的、静静的,写满了疲惫、沉重、困惑与凄清,这是遍历人生苦难后丰富的心灵沉淀。也许这**的记忆会一夜之间凋成秋风,无声无息。 很小的时候,母亲跟我说:你看大街上两个吵嘴的人,那个声嘶力竭叫得很凶的人,往往是理屈词穷的。因为真理不在他一边,他要先声夺人来掩饰自己的心虚。而那个沉默者心里一团正气,自然可以不动声色,因为沉默是最大的蔑视呀! 一个浅显的道理是:乌鸦和知了无疑是最善叫的,但它们都不算人类的宠物。 火山爆发那一声震天的巨响,那力拔山兮的气概,令人叹为观止。但这一奇观不会随时可见,为那一瞬间的壮观,它在地层深处沉寂了千年万年! 越是深沉厚重的,就越发宁静,越发深远。 静水流深。 静,就是生命的完满;水,就是生命的本源;流,就是生命的体现;深,就是生命的蕴藉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