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实,愚公与智叟就在现实生活中。
有东西两个小山村比邻,大小、人口、土地、自然条件百分之九十的相近似。但两个村的人性格有差别。东村人有点“愚”,下雨往外跑;西村人“智”,下雨都躲在家里。
原来,两个小村都指望老天吃饭,饮水都是靠几口早池蓄存的雨水。
往往在春夏之交雨水少时都会因缺水而被困扰。但东村能基本够用,而西村为饮水需去几里地之外担运,忙活一两个月。年复一年,辈复一辈。
后来,有人观察发现,两个村的民风略有不同。同样是下雨,东村村民会主动冒雨调沟截水流,灌满旱池塘湾。而西村村民大都躲在家中,或是站在大门洞欣赏街上哗哗流过的雨水,指指点点,谈东说西,高谈阔论,唾星飞溅,手舞足蹈,好不热闹。在这雨天谁要多干一点,谁就是傻子。找媳妇,对方都总是先问:那小子傻不?是不是知道下雨往屋里跑?你要是不知道下雨往屋里跑,恐怕连媳妇也找不上。但事实是:即使知道下雨往屋里跑,邻村的女孩子也不愿嫁到这个庄上。雨下完了,水淌没了,西村的水池里或多或少池任其自然地淌上那么一点……
来年旱季,总会见到西村为饮水而在路上担水推水的身影,而东村却很少见到此情景。不知是否与此有关,东村的小伙还好找媳妇,而西村打光棍的明显多了好几个……
后来,上级都给这两个村打了水井,解决了了饮水问题。
从此,这两个村的人再也不为饮水发愁了,东村人再也不用下雨往外跑了……这当然得感谢社会发展给村民带来的福利哟!
看来,愚公智叟不只在《列子》中,更多的是在现实生活中……
看来,东村人表面愚,实则智!西村人看上去智,实则愚……

本帖最后由 老园丁 于 2024-8-15 16:01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