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找回密码
 注册

扫码登录更安全

手机验证码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章丘直聘五周年
查看: 3437|回复: 4

章丘故事

[复制链接]
阅读字号:
发表于 2018-12-5 23:4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龙山小米,产于山东省济南市章丘龙山,为地理标志农产品,其色泽金黄、籽大粒圆、味道醇美、营养丰富而享有盛誉。关于龙山小米,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故事呢。

清高宗乾隆帝潇洒风流,一生爱游山玩水,喜物产民俗。每到一处,兴趣所致便欣然挥笔撰文题字,留下踪迹。在他下江南巡游时,听说章丘是块山明水秀的物丰膏腴之地,便起圣驾来到章丘城。
接驾的是章丘名门望族、西关高家的高如恂。此时高如恂已是古稀耄耋之年,但他耳不聋眼不花,思维相当敏捷,经常做出一些奉迎谀颂的“怪事”,被人们传为佳话。
接驾乃隆重之事,锦天绣地乐器歌舞自不必说,猴头燕窝熊掌鹿胎也是“常见而不鲜,常食而味淡”。皇帝什么好东西没吃过?想要使龙颜大悦,“品出一点味儿来”,这真是一件难事。高如恂思来谋去,突然想到了龙山小米。
接驾仪式完毕,正巧是乾隆帝用“小饭 ”的时辰。高如恂急忙叩头启奏万岁爷:“小人备有龙米金汤,望万岁品尝。”乾隆帝听奏,先是一怔,随后思到:汤羹之类,帧也不知喝过多少,这‘龙烫金米'怎么从未闻过?不有兴趣上来,传旨速速端来。
当一直银碗递在乾隆手中时,乾隆细观碗中之汤,只见色泽金黄,粘凝均匀,表面浮一层清淡如氤氲之气的米油。未曾入口,暗香已先吸入鼻孔。轻轻吸吮一口咽下,口内余香温和绵柔,不似瑰香浓烈,又胜莲蓬透脾。在碗沿粘有几粒米,乾隆帝舒舌尖舔入口内,他一边回味着米香一边指碗说道:“此真乃银碗金汤!可不知这‘龙米’一说的出处。”

如恂又急叩头说到:“万岁听禀,此米产于县邑西南龙山镇石人坡,故名为‘龙米’。”
“可有来历?”皇帝又问。
“传说上古之时,神农帝在此造耜制陶品尝百草,稻黍麦豆皆系草类,均被神农帝点化为稼,供人种植求生。龙粟身纤体弱未被点化,便泣于荒坡石缝之间,其悲甚痛。神农帝怜之,便亦点化之。因龙山乃粟诞生之地,故其味自然馨醇诱人矣。”
乾隆帝大悦,望着如恂那雪须银发,不由想起了画中的寿星,随欣然挥笔题了“天开寿域”四个大字,并把这四字大匾赐予如恂。如恂叩头谢恩,如鸡啄米。以后他把此匾悬入大厅,地方官吏、富室豪绅争相瞻仰,成了高家累世之荣耀。
乾隆帝又传圣旨:速集龙米数斗,一半送京城赐朝中各大臣品尝;一半随驾携带江南途中,分赐沿途地方官员品尝。又道:龙山小米乃上乘之米,日后每年收成新米,务必要岁岁朝贡近京。
自此,龙山小米便名闻京城,誉满天下,朝野争相食之。
(整理自章丘民间故事)
 楼主| 发表于 2018-12-5 23:4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帖,有点激动
发表于 2018-12-6 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给你点个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客服 服务时间:9:00-17:00

我的网址|帮助中心|免责声明|隐私政策|用户协议|举报投诉|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电子执照|论坛微信|删帖申请|章丘人论坛 ( 豫ICP备17038206号-2 ) 劰载中...|网站地图
劰载中...|网站地图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我们一直在努力 zq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