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 发表于 2022-2-1 06:33

在国外过年(1967)


当年我们是这样战斗的


我所在的无线班(3人已去世)

      1967年援越抗美,我正战斗在越南。1月20日,对空作战几乎进行了一整天,我所在31支队329大队一连受到攻击。阵地上空浓烟滚滚,观察仪器看不到目标,在上级的命令下按预定方位,对2号山头实施拦阻射击。炮一班人员受伤减员,班长邹继安顶几个炮手操作,咣!咣!咣!地发射着炮弹。担任掩护的3挺四管高射机枪,急风暴雨般地扫射着敌机俯冲的方向。敌机投掷的大量子母弹,被强大的弹道风吹到了阵地两旁,有两枚没有张开就落在连部边爆炸,烧着了几座窝棚,高机排牺牲了4名同志,其中有一位军校挂职的宋宜奎副指导员。


      悲痛过后是紧急补充弹药,加固掩体准备再战。上级认为我们的阵地已经暴露,必须转移阵地。新阵地在2公里外,是2座小山包,炮排占矮的一个,指挥排和仪器排在高一点的山包,满山是一人多高的杜鹃树,开春时哪个花开得是满山飘香,粉红色,一朵朵足有乒乓球大小。白天需要准备作战,只能靠晚上的时间去开挖新阵地,经过三个晚上的苦干,阵地基本成型,利用一个深夜悄悄地进入新阵地。


      1967年是1月春节,越南的习俗与中国相同,也过年。祖国慰问团、越南地方政府纷纷来到部队进行慰问,带来了香烟、糖、瓜果等慰劳品。祖国人民的到来,越南人民的热情,在这频繁、激烈的战场上感到了节日的气息。 按规定春节每人补助10元,在国外加一倍,20元在当时是个不小的数目,它相当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除了鸡鸭鱼肉就是罐头,怎么也花不完。年三十晚上是大会餐,8个人一组,3脸盆12个菜。说来让人难以置信,部队会餐就是拿既洗脸也洗脚洗衣服的脸盆来盛菜的,基本是拿新兵的脸盆,因为没有掉瓷比较干净。每个盆里放4样,8个人蹲在地上围一圈,吃大米饭不准喝酒。平时也这样以班为单位蹲着吃饭,美称:蹲着吃饱,站起来正好,这种吃法一直延续到七十年代才有了小圆桌。


      大年初一吃饺子,老传统班自为战。按人数把面粉和拌好的肉陷领回,那真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包饺子的手艺是北方人的绝活,南方人不会包就配沾料,掐面团。手大指头粗,个个饺子是东张西歪的象牛角,五花八门啥形状的都有。炊事班只有两个锅,谁快谁先煮先吃,抢速度比进度就如在战场,第一名往往也能名扬全连,成为下次各班争夺的“头牌”。我所在的班南方人多,两个北方老乡紧忙每次也是排在最后,等轮到我们班煮时已是下午一点多钟。一锅油乎乎的稠汤本来就煮不好饺子,刚下上不到两分钟,警报响了!是丢下跑还是拿走,一时还没反映过来,炊事员一盆水就把灶火给泼灭了,架起行军锅快速给倒入两只铁桶里,督促我们赶快提走。提着半生不熟的两桶水饺跑上阵地,马上进入战斗岗位,十分钟后结束了一等,雷达发现的是可疑目标。本来就不熟,又这么一泡,整个两桶面糊了,每人瓦上一碗,过年了!吃饺子啦!咳,一股生腥味!到了夜间,吃得少的肚子咕噜直放屁,我们两个北方老乡吃多了,半夜就开始拉开了稀,肚子那个难受吆!这个年过的,能忘得了吗?在以后的日子,也许是条件反射,一闻到夹生味,就反映到那次吃的水饺,一恶心就想吐。


      新春佳节年年过,往往想起在越南过的那次春节。人生坎坷几多,翩翻思忆当年… … 比起牺牲的战友我们是幸运的,他们永远地留在了遥远的异国他乡,音容笑貌的身影就像在眼前。

阿慧 发表于 2022-2-1 06:51

看看

1心动1 发表于 2022-2-1 08:30

缅怀先烈

淡淡的海 发表于 2022-2-2 04:16

一段光荣的历史!也是最可爱的人!

任仲平 发表于 2022-2-9 08:44

左边第二个站着的是你

老兵 发表于 2022-2-9 09:14

wu561561 发表于 2022-02-09 08:44
左边第二个站着的是你

是滴

任仲平 发表于 2022-2-9 09:52

老兵 发表于 2022-02-09 09:14
是滴

没受过伤?

老兵 发表于 2022-2-9 12:57

wu561561 发表于 2022-02-09 09:52
没受过伤?

我没有,一起参军的章丘老乡牺牲9人,负伤十几人,4一10级伤残。

任仲平 发表于 2022-2-9 16:37

运气好

神仙下凡尘 发表于 2022-2-16 15:52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在国外过年(1967)